当前位置: 首页 > 档案服务 > 提供服务

锡林郭勒盟档案馆2009年第一季度档案利用典型事例

          锡林郭勒盟档案馆2009年第一季度档案利用典型事例

    一、呼盟额尔古纳市森源林业经营有限公司的刘风娟,她婆婆在文革中受迫害致残,今年已80多岁。每年看病住院治疗费、医药费、陪护费都要花一大笔钱,由于找不到能报销的相关文件,费用只能自理。
    2009年元月刘风娟从锡盟档案局信息网看到2004年5月锡盟档案馆为在文革中致残干部落实政策,报销医疗费提供国发[1978]104号和内蒙古党委内党发[1980]70号文件,以及内蒙党委落实政策办公室、内蒙党委组织部、内蒙古自治区劳动人事厅联合发的内党落字[1988]第4号等档案文件。依据政策规定伤残干部医疗费、陪护费国家给予补贴报销。使持有伤残证的干部享受优惠待遇的实例后,打电话请求锡盟档案馆将档案文件寄来。分管此项工作的王艳芝同志迅速调出锡盟党委落办档案0010全宗058目录065卷,根据刘家的实际情况将内蒙党委落实政策办公室、内蒙党委组织部、内蒙古自治区劳动人事厅联合发文,内党落字[1988]第4号《关于评残发证后待遇问题的通知》以传真形式传给刘工作的单位。刘拿着上级联合发文,去找她婆婆退休的所在单位,依据有关政策规定,使多年一直没能解决的医疗费、护理费,外出看病住院治疗期间的伙食补助费共计3万余元人民币,由于单位经费紧张目前付给2000余元。同时约定每年都享受医疗补贴费2000余元。盟馆实现档案信息化后。一份20年前的档案文件发挥着蕴藏价值,为伤残干部恢复了应享受的优惠待遇,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刘风娟给锡盟档案馆写来了感谢信,感谢盟馆的王艳芝同志,面对一陌生的求助,能热情迅速的去认真解决。使她感到锡盟档案馆精神风貌的高尚人员素质的高强,档案事业档案工作是何等的重要。
    二、2009年1月20日,伊利集团工作的崔津美来电话代父查找知青下乡工龄。小崔的父亲崔勇目前在内蒙古供销社综合服务公司工作,现要办理退休,发现个人档案中没有下乡记载,崔勇很着急。没有下乡一段五年工龄不承认。他打电话请兰旗档案馆查找没有查到。她女儿崔津美给锡盟档案馆来电请求查找,工作人员查阅锡盟知青办1966年——1969年档案文件,查到崔勇同志于1968年9月下乡到正兰旗何日苏台公社知青花名册,出示档案证明发快件给崔勇工作的单位。档案历史真迹使崔勇五年工龄得到承认,于2009年2月正式办理退  休手续。
    三、2009年2月——4月,为庆祝建国60周年,锡盟镶黄旗政协、西苏旗政协、东乌旗政协拟写《人物志》(收集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同志),锡盟警察协会拟写《干部回忆录》,到盟馆查找档案,锡盟档案馆提供已故干部档案16份,发往旗县传真干部任免职档案文件3件6张。档案记载着16名同志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历任职务、主要业绩,为政协编写《人物志》、《干部回忆录》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四、2009年4月初锡盟社保局周学峰调查核实锡盟破产企业退休职工参加医疗保险费补贴查档,盟馆提供锡盟体改办,锡盟经委1994年——2001年档案18卷,查到锡盟体改办关于锡盟砖瓦厂、乌兰图嘎煤矿、宝昌牧机厂、锡盟驻张食品公司、盟毛纺厂、印刷厂等38个企业转制实施方案、批复。档案证实锡盟地区38个企业转制的准确时间、机构编制、人员设置、退休职工数据,为盟社保局提供了原始依据。

                                                                           锡林郭勒盟档案馆
                                                                          二00九年四月十八日